第436章 单日46.1万,初见成效的线下渠道网络!马立云:我对钱没兴
6月19日,虚城在持续两周的高温后,终于迎来了一场暴雨,将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冲刷得干干净净。
空气中飘荡着土腥味,车子前方的能见度不足十米。
老黄握着方向盘,自觉地降下车速,向着科技园缓缓驶去。
在路过虚院东门时,宋允澄瞥了一眼那个水坑,早已被人填平。
陈延森顺着她的目光看去,瞬间明白了她的心思,于是笑着打趣道:“晚上我来挖个坑。”
“那我还站在水坑边上。”宋允澄转过身,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延森看,轻声说道。
“要是天黑看不清,没压到水坑,反倒把你压车下了,又该怎么办?”陈延森坏笑着问道。
“……”宋允澄翻了个白眼,温声细语地问道:“陈总舍得吗?”
陈延森轻轻一笑,拉过宋允澄的小手,放在自己的掌心。
至于是否舍得,答案在他心里。
夏天的雨来得快,去得也快,还没到科技园门口,天空又转而放晴,降下车窗,一阵温煦的暖风吹来。
老黄把车停在了地下停车场。
陈延森乘坐电梯来到顶楼,随即推开了办公室的房门,他刚坐下,周受志就找了过来,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。
“华东地区直营店的首日销售数据出来了?”
陈延森示意老周坐下聊,然后往后一靠,不紧不慢地问道。
“三四线城市的小型直营店,一共是174家,昨日合计销量为21.4万台;加上一二线的107家大型直营店,累计销量为46.1万台,其中青橙系列占比71%,橙子系列23%,曜橙系列6%。”
周受志简单概括后,便把资料放下了。
“极光未来系统的用户量?”陈延森又问。
“大概有2170万,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和乡镇市场。”周受志回道。
“你和老曹商量下,逐步缩减搭载极光系统的青橙手机产能,以此倒逼用户接受新系统。
具体的节奏和比例,可以慢慢测试,既要保证销量,也要提升极光未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。”
陈延森缓缓说道。
“好的老板。西欧市场的开售时间定在6月21日,当地的同事已经和运营商确定好了营销活动、推广方式,主力机型以新品为主。”
周受志点了点头道。
“前期以渠道建设为重心,出货量倒是次要的,和苹果、山星相比,橙子科技刚进入西欧市场,即便出现水土不服、销售表现不佳的情况,我也能接受,但一定要加快推进速度。可以输一时,但不能输一世。”
陈延森看着周受志叮嘱道。
“老板,我不会让橙子输。”周受志正视着陈延森的眼神,目光坚定地回答道。
“你有信心是好事,我相信你的能力。”
陈延森微微颔首,笑着勉励道。
他顿了顿又说:“杨瑞这人怎么样?”
“做事有方法,在运营线下销售渠道方面,经验非常丰富,是个不错的人才。”
周受志想了想,认真评价道。
“你用着顺手就行,等忙完这段时间,我给你放一周的假,好好休息几天。”陈延森说道。
比起内卷和加班,周受志无疑是橙子科技的王者。
他平日里要么在出差,要么在拜访客户,顶着CFO的头衔,干着CEO和CFO的双重工作。
每个月的休息时间不足一天,堪称卷王之王。
“好的,谢谢老板。”周受志没有拒绝,笑着答应下来。
他了解陈延森的脾气。
有些话一旦说出口,就是让他执行的,而非讨价还价。
这一点,他比杨瑞看得更透彻。
“一起喝杯茶?”陈延森提议道。
周受志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时间,很显然,他比陈延森忙多了,但老板的需求,他也不好回绝。
“老板,您坐,我来泡茶。”老周也不客气,起身走到陈延森的茶柜前,挑选了一罐陈延森最喜欢喝的黄芽。
正当两人喝茶之际,马立云面无表情地望着陆兆曦和张涌。
“马总,618在集团内部的大促等级比双十一低,前期筹备、中期投入的资源都不及双十一,没到200亿也很正常。”陆兆曦开口说道。
“双十一才是我们的主战场。”张涌补充道。
“我倒不是因为618的业绩产出,而是在拼呗和亰东身上看到了潜在威胁。”
马立云皱眉说道。
按他的想法,低端用户去桃宝,中高端用户去夭猫商城。
可现实却是,中低端客户去了拼呗,高价值用户去了亰东。
阿狸的平台成交额虽说也在不断壮大,但拼呗和亰东的增速同样惊人。
“最近筷跑在桃宝入口的每日订单有多少?”马立云问道。
“在70万到80万单之间浮动,包括了外卖、团购和买菜业务。”张涌立即回道。
“桃点点呢?”马立云继续问。
“日均.9600单。”一旁的唐永波尴尬地回答道。
他也没办法,马立云不愿意增加营销预算,赤手空拳和筷跑、千度拼,自然不是对手。
马立云听后,眉头紧锁,暗暗琢磨着:到底是全面切入本地生活领域,还是彻底放弃?
以他原本的性格,当然是自己做更好。
尽管阿狸和森联资本正处于蜜月期,合作得很愉快。
但结婚都有离婚的,又何况是两家公司呢?
可让他正面与森联资本、千度网打擂台,老马又不免心生退意。
太特么费钱了!
去年的网约车大战,今年的O2O之争,主角都是森联资本和千度网。
竞争最激烈的一段时间,前后加一起不过三个月,两家累计投入的资金却高达七八十亿元。
饶是马立云自觉阿狸兵强马壮,也不禁一阵牙酸肉痛。
沉吟半晌后,老马叹了口气,既没有放弃本地生活业务,也不敢与森联资本撕破脸。
先拖着吧!
等阿狸完成上市再说!
马立云默默想着。
另一边。
陆洪波拿着下属收集的资料,面沉如水,据不完全统计,橙子科技在华东地区一口气开了170多家小型直营店,第二批也在装修当中,分布在华北、东北、华中地区,预计有300多家。
看似不多,但橙子科技如今的线下渠道负责人是杨瑞那个王八蛋。
陈延森挖他过去,不就是为了搭建线下销售网络吗?
因此,陆洪波心知肚明,这470多家小型直营店仅仅是开胃菜。
他转头看向桌子上的尼彩大青橙,心想:偷鸡不成蚀把米,热度没蹭上,还招来了橙子科技的报复。
工厂那边一共生产了20万台,便被他叫停了。
这玩意肯定能卖得出去,毕竟傻子太多了。
但销量速度一定会很慢!
陆洪波不敢豪赌,所以在生产方面比较谨慎。
与此同时。
电池行业的几位头部大佬,依靠自身的人脉关系,慢慢打探到了一些消息。
第一,深蓝电池是一款锂硫电池;
第二,该专利被列为敏感技术专利。
电池的能量密度、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目前尚不明确,只知道其续航能力比当下的锂电池高出一倍。
实际上,他们对能量密度并不关心。
谁都知道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本就很高,国内一年前的实验数据就已达到每公斤400瓦时,欧美的研发成果与这一数值也相差无几。
但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攻克穿梭效应、锂枝晶生成及循环寿命短等难题,以及解决量产工艺、成本缩减等问题。
现在深蓝电池一副即将商业化的架势,一口气拿下了两块生产基地,合计100万平方米。
前期投入成本或将超过50亿华元!
谁会拿钱打水漂玩?
很明显,深蓝电池掌握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。
比亚迪、宁德时代、欣旺达、德赛和贝特瑞等公司的老板,当即就想获得相关的专利授权。
明抢肯定行不通,森联资本在国内并非无根之萍。
看来,唯有掏钱这一条路了!
只是,森联资本愿意吗?
有人思索片刻就放弃了,有人托关系搞来了陈延森的私人联系方式,试探着拨了过去。
……
……
陈延森一一婉拒,随后挂断了电话。
此时谈价格,即便他把产品吹上天,也不会有人开出高价。
只要深蓝电池上市发售,在手机、电动车和无人机等领域拿下一半的订单,才能逼着比亚迪、宁德时代、欣旺达等公司拿出真正的诚意来。
否则,来的全是一帮打秋风、占便宜的投机客。
陈延森并不着急,他有的是时间,陪着国内外的同行慢慢耗。
他也没什么别的想法,不过是想多几个人喊他声“爹”,再收几个异父异母的“亲儿子”罢了。
一到五点,陈总准时下班。
三个小时后。
由陈延森、马立云、柳承志担任导师,雷逸军、汪小菲、李想等人充当学员的企业家真人秀节目,在荔枝台播放了第一期。
原定的播出时间是每周一22点,可因为有了陈延森的加盟,竟把时间调整到了周三的黄金档期。
“创业公司的死亡无非两点,一是钱花完了,二是信心耗尽了。”
“年轻人要先挣钱,再创业,不拼一把,你都不知道钱能花得这么快。”
陈延森在节目上的发言,句句扎心,却又很接地气。
不少人把他的话,当成了QQ签名。
甚至还有人把节目视频,发在了YouTube上,毕竟他在海外的粉丝量还有几千万。
马立云则来了一句‘对钱没兴趣’、‘很受女孩子喜欢’,成功吸引了全网的关注,热度盖过了陈延森。
阿狸掌门人、身家百亿的富豪说自己对钱没兴趣,着实把网友的心态给搞崩了。
陈延森脸皮虽厚,但也说不出这种话。
可无论如何,这档节目在两人的推动下,居然成了一档热门真人秀。
森联资本和阿狸都获得了不菲的曝光度和流量。
第436章 单日46.1万,初见成效的线下渠道网络!马立云:我对钱没兴(1/1).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