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归义非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41章 黄巢北伐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兵马去围堵黄巢。

  李漼眼见路岩说的很有条理,当即颔首道:“传旨,令高千里出兵收复湖南、岭东等处失地。”

  “令讨击使康承训出兵,务必要保住运河,将功补过!”

  “臣领旨……”听到皇帝接受自己的建议,路岩心里松了口气。

  如此不仅保住了康承训,也让高骈有了介入湖南的机会。

  路岩现在算是看出来了,大唐虽然看着还掌握半壁江山,但实际上如果不是忠武军、宣武军等镇兵马都在前线,恐怕忠武军和宣武军早就不停宣调了。

  除此之外,昭义、义武、义昌等人若非太过依赖朝廷钱粮,此刻估计根本不会理会朝廷。

  如今刘继隆刚刚占据三川,若是等他积蓄力量东出,届时大唐定然会落个四分五裂的境地。

  趁此机会,自己倒是可以好好交好高骈或康承训,说不定日后还能保住地位。

  想到这里,路岩思绪飞转,而北司那边也各有想法。

  在这其中,唯有于琮不想其他,只是想要尽快安定如今局面。

  所以在路岩开口过后,于琮也接着继续作揖说道:“陛下,以臣之见,当下除了要调动高千里、康敬辞两部外,还需要增强洛阳八关及汝州兵马。”

  “臣以为,可调神策军、东畿军南下驻扎伊阙、轩辕、大谷三关,抽调陕虢之地的两万忠武军、宣武军驻扎汝州,以此拱卫洛阳。”

  “臣附议!”听到于琮的话,亓元实等人纷纷附议。

  他们虽然各有心思,但这些心思的前提是保住洛阳城。

  如果洛阳被黄巢所破,那他们在洛阳置办的这些家财可就都没了。

  “准!”李漼不假思索应下,紧接着看向几人催促道:“速速派出圣旨,令高千里、康承训及忠武、宣武等镇防范黄贼!”

  “臣等领旨……”

  众人应下,随后急色走出贞观殿,各自返回衙门而去。

  不多时,无数快马冲出洛阳,向四面八方赶去。

  与此同时,张议潮也得知了刘瞻被围南阳,黄巢率军北上的消息。

  尽管早年就对大唐失去了信任,可真正面临大唐危难,张议潮却还是觉得自己不能不管。

  他连夜写了封奏表,命人送往了贞观殿。

  奏表送抵贞观殿时,田允特意接过并递到李漼面前。

  “陛下,这是敦煌县公的奏表……”

  “敦煌县公?张议潮?”

  正在烦躁的李漼听到张议潮竟然上奏,饶是此刻他对张氏十分警惕,却还是打开了奏表。

  “臣议潮,今闻黄贼犯境,特进表于陛下……”

  张议潮这份奏表写得情真意切,他先是为李漼分析了当下的局面,又向李漼分析了如今河东、河北藩镇浮动的心思。

  张议潮认为,朝廷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,尤其是在北方大旱、河淮连续遭遇蝗灾的局面下,整个北方富庶的地方为藩镇占据,余下尽皆残破。

  黄贼进军的消息若是被西边的刘牧之所知,那刘牧之必然会急忙出兵攻去东畿,避免东畿落入黄贼之手。

  黄贼如今摆出鲸吞河淮的局面,朝廷如果还想存续,最好是率军撤往淮南,依托淮南及长江、汉水等处天险,收复湖南、岭东等失地,重整旗鼓。

  黄贼虽然几次逞凶,但毕竟是流寇出身,遇到叛军,必然受挫。一世书城

  以刘牧之手段,黄贼唯有溃败,而刘牧之为了夺取河淮,必然会陷入长期的休养中,而河东河北的藩镇也会在此期间不断发展。

  届时刘继隆想要收拾河东河北,也需要两三年时间,而朝廷则是可以利用这两三年时间,重新操练兵马,训练水师。

  只要守住秭归和夷陵,再依托淮河和汉水、长江,朝廷还能将局面维持下去……

  “混账!混账!”

  李漼看着张议潮的这份奏表,心里不知为何,突然生出一股火气。

  “刘继隆逞凶也就罢了,区区黄贼能搅乱如此之多的局势?”

  “张议潮这老儿,果真危言耸听!!”

  李漼气得胸膛不断起伏,而张议潮的进表能把他气成这样,其实也是因为他自己都相信了张议潮所说的这些事情会成为现实。

  不过他不认命,更不想跑到江南苟延残喘。

  他很清楚,哪怕他能占据淮南、江南西道与江南东道和岭南道、黔中道,境内所辖人口也不过一千二三百万口。

  届时刘继隆占据巴蜀和整个北方,少说也有两千万口百姓,他拿什么和刘继隆隔江而治?

  守江必守淮,守淮必守徐……

  这个道理他也懂,但朝廷几次战败汉军之手,他与刘继隆虽年纪相当,可刘继隆身强力壮,而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。

  真退往江南,他还有几年好活?

  他若是死了,届时刘继隆练兵几年,数十万大军都将南下,大唐又能撑多久?

  “陛下……”

  田允看着气得满脸涨红的李漼,小心翼翼开口。

  李漼见到田允那小心翼翼的模样,目光看向被自己丢到地上的张议潮奏表。

  “此奏表、尽不堪言,速速焚毁!”

  他催促着田允,不想让其他人看到奏表的内容。

  田允闻言应下,将张议潮的奏表拾取后,果断将其焚毁丢入香炉之中,直到看着奏表烧成灰烬,他才看向李漼躬身回礼。

  李漼眼见香炉内火光熄灭,他这才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。

  此时的他,由于常年纵欲,看上去像是四十八九岁的人。

  若是白发再多些,恐怕说是五十几岁的人也有人信。

  “朕乏了、是时候该休息休息了……”

  李漼摇摇晃晃的说着,田允见状连忙走上金台,搀扶着李漼往偏殿走去。

  与此同时,黄巢麾下兵马不仅包围了南阳,还向外不断扩散,占据了邓州、唐州等处除州治外全境。

  黄巢根本没想到自己北上的计划会那么顺利,因此当他耳边不断传来捷报时,他心里也不免飘飘然了起来。

  面对黄存搜罗来的女子,他也来者不拒的尽皆收下,在南阳城外的牙帐中载歌载舞。

  在黄巢牙帐外不远处的各将帅帐内,刚刚带兵德胜归来的朱温与葛从周听到歌舞声后,忍不住询问留守都将霍存。

  “是哪处牙帐有女子谈笑声?”

  “自然是黄王的牙帐了。”

  霍存与葛从周关系极好,眼见葛从周询问,他自然毫不隐瞒的将此事告诉了葛从周。

  葛从周听后不免唏嘘:“还未攻下洛阳,如此载歌载舞,如何了得……”

  葛从周出身不低,投军只是认为大唐不久矣,而黄巢比庞勋、王仙芝之流更有前景,所以才选择投靠黄巢。

  如今看来,黄巢似乎与庞勋、王仙芝没有什么区别,见到这种落差后,他自然说了些丧气话。

  只是可惜他这丧气话才说完,前方便响起了刺耳声。

  “黄王劳苦功高,如今享受享受也是应该,汝等理应体谅黄王,而不是在此乱嚼舌根!”

  黄存策马而来,显然是听到了葛从周的话,冷哼着教训起了他。

  葛从周不免有些尴尬,连忙作揖道;“末将失言,请您责罚……”

  “知道就好!”

  黄存虽然没有什么本领,但他是黄巢侄子,因此在他看来,教训葛从周这群将领也没有什么的。

  眼见葛从周要挨鞭子,朱温忍不住站出来作揖道:“小黄王,葛大郎也只是无心之言,瞧他今日抢回如此之多的钱粮,且饶他一次吧。”

  朱温一句小黄王,顿时让黄存脸上浮现了高兴之色。

  谁都知道黄存平日里,向来以小黄王自居,但从未有人承认,如今朱温主动开口称赞他为小黄王,他自然受用。

  葛从周见状,当即也拉着霍存一起作揖:“请小黄王宽恕末将失言之罪!”

  “嗯……”黄存十分受用,满意点头道:

  “罢了,念你初犯,此事某便不禀告黄王了。”

  “不过若是再犯,那就别怪某不讲情面了!”

  黄存打马便走,朱温与葛从周、霍存三人跟着恭维了好几步,直到黄存走远,葛从周才擦了把汗,感激看向朱温:“今日之事,多谢三郎了。”

  “无碍,日后某若落了难,还需大郎来帮。”

  朱温倒是没有挟恩图报,只是讲了以后这种虚言。

  葛从周点头应下,虽然没说什么,却牢牢记在了心底。

  眼见葛从周如此,朱温开口道:“某今日得了几坛黄酒,且去某帐内小酌几杯,无伤大雅。”

  “好!”葛从周见状带着霍存与朱温走入帐内,同时派人在外放风,以免又被他人抓到把柄。

  不过这点他们倒是过虑了,因为黄巢自己享受了几个时辰后,便下令三军不禁酒,故此南阳城外的黄营兵卒,但凡能找到酒水的,都饮了个痛快。

  与此同时,洛阳派出的快马,也在加急赶赴黔中、江西等地……
第441章 黄巢北伐(3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